瓜_带我去伦敦

资本主义与内向性格

先分享三个亲身经历的场景:


刚放假的时候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很想去找份PR实习做。大多PR公司招聘告示里往往都有“性格外向开朗”这条要求,我看得心里发慌,想着不如装装看。才到面试的时候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同组小姐姐侃侃而谈,我目瞪口呆,面试官的眼神可以说算得上是shaming了。


后来乖乖回去找内容方面的实习。一次某新闻机构的面试,自我介绍实在不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说多了又怕bore人家。之后几个来回的问答感觉都对不上劲。这时候一位面试官看着我的简历说:“虽然你刚刚的自我介绍里没有提到,但从你的经历还是可以看出你对很多social problems的热情。”我突然就忧国忧民mode on,开始胡乱逼逼叨逼逼叨。面试官似乎并不介意我在一开始没能清晰表达自己这回事,听我叨叨到最后反而谢了我半天。


后来又想起上学期末我们anthro prof跟大家讲评分标准那节课。她说,你对这门课的态度是否积极当然是评分的一部分,但课堂发言和讨论并不是唯一评价标准,大家不必担心。也许课堂发言并不是你喜欢的表达方式,这我可以理解。


这三段经历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一个组织/机构所面临的商业压力越大,对内向性格的宽容度越低。因为客观来讲,内向性格的确使人在商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才过剩而机会稀少,因此在其他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机会一定是向显得personally agreeable的人倾斜的。另外,外向性格者广泛结交,善于维持人际关系,的确是他们拥有更多商业机会。因此在商业世界里,外向性格,不管你是不是装出来的,都是更占优势的。


问题出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名为()实为()的社会】中,商业领域的准则成为衡量人价值的单一准则。我很认同Walzer的看法,“能者多得”,“论才行赏”的观念本身并无不妥之处,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能”与“才”的含义都是极单一的。获取经济价值的能力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准绳。若有人才华不在此,那ta便得不到相应的精神及物质层面的认可,尊严难免受损。


才能如此,性格同样如此。在商业领域行不通的性格在全社会也便是行不通的了。即使内向性格者能够躲进那些无需太多交际的领域,在工作之余的社会交往中也躲不过污名化的命运。


资本主义一日不完,内向性格者一日不得翻身。

评论(5)

热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