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_带我去伦敦

在场

“如果你在就好了。”

这句话在过去的一年里出现在我脑海里很多次。


比如爬上帝国大厦楼顶的的那天晚上。我本来是个不怎么喜欢城市灯光的人,觉得没太大新意,没有劲。可是纽约真的好看,天黑的彻底,曼哈顿的街道也整齐,一条光伸出去,遇到另一条。那时候纽约刮着风,冷的要死,但是转来转去舍不得下来。等终于坐电梯到了地面,我收到了你那张巴黎的天,云真的好看。


比如纽约下雪之后的第一个晴天。路边铁栏杆上的雪化了,一滴一滴掉下来。一整条街都是这样,顺着看过去好像整个城市都在融化一样。后来想起这条街正好就是Butler图书馆后面那条街, One Hundred and Fourteenth Street. 


比如纽约第一个上了二十度的日子。那才是个二月天,但是我走在街上已经要把袖子挽起来了。我本来是去换手机的,但是顺路开了很多小差。去了趟古根海姆,又不小心拐进了法国旧使馆改成的一家法国书店,里面有那本你拍给我的法革书。店里小哥哥给顾客打电话说您订的书到货了,可以取货了。他说的法语,可好听,我听不懂,我胡猜的。


比如坐在火车上沿着太平洋看日落的时候。其实那时候我已经在用小视频疯狂轰炸你了吧!不过感觉还是不太够。后来火车快到LA的时候天空颜色变深了,就更好看了。可是到底什么颜色我也不记得了,因为路上拍的照片小视频全都没有了,iCloud内存满了没有备份,换手机的时候就都没了。下次还是应该坐California Zephyr,听说北边那条线风景更好,从芝加哥到三番,然后再坐一次Coast Starlight到LA。不过你晕车,美国的火车晃得还是挺离谱的。


比如在MoMa,在芝加哥,在SFMoMA,看Cy Twombly Calder Monet Olaffur Eliasson的时候。或者在Tate Modern走得全身散架躺在一层斜坡上听着大工厂里不知道什么机器轰隆隆响的时候。


反正是挺多的。之前从来也没这么多过,以后说不定倒常常有。回来以后路过学校,觉得然中学的日子比起现在虽然单调,至少不用想那么多如果如果的,反正你是真的一直在。过个周末等两天就好了,放了假了找时间约个电影就好。长大了有时候不就是挺烦人的吗。


其实丧的那段时间现在想想也没啥,也不是因为学业压力,就是觉得自己花钱太多了,只会花钱啥也不会,然后贵校还告诉我书没还(which, 我还了)我不像甜茶我交不起一百刀,心态莫名其妙崩了。不过倒是很快找到解决方案了,把注意力引向父母期望与自我期望这对矛盾之外,去关注别人,去在意我做的事情本身,从别人那里给自己创造点额外的意义,真滴很有用。


后果就是我必须要到一些我也不知道会是哪里的地方做必须要做的事情。必须要做的事会越来越多,我们都是这样。


不过我希望你在,而你的确在,就没在怕的。

评论(1)

热度(2)